今天是:
EN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教师系列报道>>

学院新闻

信息公告

图片新闻

学术动态

校企合作

教师系列报道

学生风采

教师系列报道二:责任感与创新教育观


发布日期:2014-10-10 浏览数:

段隆振,男, 1961年7月生, 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87年7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工学学士。江西省高校中青年(2004-2012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十五”、“十一五”重点学科带头人,2005年入选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梯队,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87年本科毕业以来,他一直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开发工作。多年来致力于复杂和易变系统的开发方法研究与实践,提出了基于敏捷化统一过程(AM-RUP)模型, 该模型是一个以用户为中心、需求驱动、小增量迭代、易变更的有序软件开发过程,能快速响应用户需求变化,并系统地规定了技术方法的采用、工程产品(模型、文档、数据、表格等)的产生、里程碑的建立、质量的保证和变化的适当管理。他主持开发了多项大型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典型的有:江西省高新技术示范工程《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江西省重点攻关计划《社会保险辅助决策系统》、CIMS/863应用示范工程《江西九江发电厂CIMS》、重大横向项目《江西省稽查征费管理信息系统》、江西省信息化专项《基于agent的Web挖掘&个性化信息系统设计》、江西省某部门《基于SDO的数据整合平台》等,信息系统工程总经费达5000万元以上,用户覆盖江西省多个行业的数百个单位,创造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他主持的《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被列入南昌大学“211”一期建设十大标志性工程和国家火炬计划。以第一贡献人身份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奖贰等奖2项、江西省科技进步奖叁等奖1项、南昌市科技进步奖贰等奖1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篇、EI检索论文15篇。

他把科研成果与主讲的《数据结构》、《软件工程》及《面向对象方法》、《算法设计与分析》等课程结合,发表了教改论文,并获得江西省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

通过多年的高校教学工作实践,他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只有具有高度的责任感、高尚的师德、创新的教育观、广博精深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过硬的业务能力,才能具有感人的人格魅力,才能做好教学工作,并从工作中得到快乐。

上一篇:简单:专访王艳庆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