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江智控工程师微专业
2025-10-15 19:40:00
学制:2年
简介:赣江智控工程师微专业聚焦国家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的发展需求,结合江西省1269行动计划,以"智能技术驱动、控制理论应用"为核心理念,致力于培养兼具系统思维、技术专长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工程师人才。专业精准对接智能控制新技术领域(如工业自动化、人工智能感知与控制等),通过学科交叉与产教融合,推动传统控制技术与现代智能系统的深度结合,服务"制造强国"战略及区域智能产业升级等国家重大战略。
面向全校本科生开放,不限专业背景,尤其鼓励理工科等相关专业学生选修。要求申请者具备以下条件:(1)学业成绩优良,学有余力;(2)对智能控制技术与应用有浓厚兴趣;(3)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思维。
《电力电子技术基础》(开课时间:2026或2027年春季学期,与自动化专业本科生一同上课,上课地点:前湖北院)
课程将电力电子技术置于能源转换—信息控制—电气应用—可持续发展的多维技术框架中,通过纵向梳理电力电子从早期“整流—逆变—变频”到现代“高频化—智能化—集成化”的技术演进路径,横向比较不同应用领域、拓扑结构与控制策略下的电力变换方案,剖析电力电子系统作为能量处理核心所具有的动态特性与效能价值。内容涵盖功率半导体器件物理特性、DC-DC变换电路、PWM整流与逆变技术、软开关技术、谐波分析与抑制、电磁兼容设计、数字控制算法、电力电子系统建模与仿真等板块,贯通器件物理与系统应用。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形成系统、创新而可靠的电力电子设计理念,培育其电路分析、热管理、控制实现与工程优化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及成为具备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的电力电子工程师奠定扎实技术框架与方法论基础。
《机器人控制》(开课时间:2026或2027年春季学期,与自动化专业本科生一同上课,上课地点:前湖北院)
课程将机器人控制当作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现象,从数学建模、动力学、静力学分析、控制器设计四条主线切入,揭示“人—机—环境”交互过程中的信息处理与控制机制。内容涵盖:机器人控制理论基础与数学模型、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轨迹规划与路径优化、控制算法设计与实现。通过实验设计、系统仿真与案例分析,训练学生构建数学模型、设计控制算法、实现系统集成,培育解决复杂问题、优化系统性能的工程能力,为机器人研发、智能装备、自动化系统储备科学思维与工程素养。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开课时间:2026年秋季学期,与自动化专业本科生一同上课,上课地点:前湖北院)
课程系统讲授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理论与核心概念,重点围绕聚类分析、线性判别分析、贝叶斯决策、特征工程、人工神经网络等基本算法原理展开教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理论认知框架,理解不同分类器的基本工作机理、适用场景及其相互关系,掌握从特征处理到模型构建的完整流程基础理论。通过理解不同算法背后的思想脉络与内在联系,学生将获得辨析算法适用场景、评判模型优劣的理论能力,这种能力将成为他们未来从事学术研究或技术开发的底层支撑。本课程为纯理论教学,不设置实验或实践环节,通过系统的课堂讲授帮助学生夯实理论基础。课程成绩将主要通过期中与期末两次考试考核,重点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础原理和算法核心思想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模式识别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将建立起扎实的模式识别理论基础,为未来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开发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智能控制技术》(开课时间:2026或2027年春季学期,与自动化专业本科生一同上课,上课地点:前湖北院)
课程以"理论基础—系统建模—工程应用"为主线,系统梳理现代控制理论、智能算法与嵌入式系统前沿技术,带领学生深度掌握控制系统分析、模型识别、控制算法设计、性能测试与评估等完整工程链条。课堂采用"理论讲授+实验实践+项目设计"三位一体模式,精选多元应用场景,引导学生从实际需求出发,完成问题定义、方案设计、算法实现、系统搭建、性能优化与功能验证,最终输出具有工程实用价值的控制系统与技术报告。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分析能力、对复杂控制问题的解决能力以及对工程实现的把控能力,使其具备独立设计高性能智能控制系统的综合素养,为今后从事智控系统集成与开发奠定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通过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学生将能够在智能制造、工业自动化和新兴智能控制领域展现创新思维与专业技能。
《电气与PLC控制》(开课时间:2026年秋季学期,与自动化专业本科生一同上课,上课地点:前湖北院)
课程紧贴智能制造发展趋势,以“理论基础—控制设计—系统集成—运维优化”四步工程化思维为主线,系统讲授电气控制原理与元件应用、PLC硬件架构与I/O配置、梯形图与指令系统编程、故障诊断与系统维护等核心模块。课程融入大量最新工业应用案例与设备实操,解析智能生产线控制系统集成,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化的工程思维和数据驱动的问题解决能力。通过电气控制方案设计、PLC程序编写与调试的反复实践,学生将形成整合软硬件资源、平衡系统可靠性与开发效率的实战能力,成长为懂原理、精编程、会调试的自动化控制工程人才。课程特别强调从传统继电器控制到现代PLC技术的演进,培养学生应对复杂工业环境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解决方案的设计能力,为智能制造和工业自动化领域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
咨询电话:83969676 沈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