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电气工程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2025-02-18 15:18:00


南昌大学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附件2

学位授予单位

名称:南昌大学

代码:10403

授权学科(类别)

名称:电气工程

代码:0808

授权级别

博士

硕士

20251


一、总体概况

1. 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南昌大学电气工程学科源于1958年成立的江西工学院电机工程系所设电机专业。1986年获“电机与电器”硕士学位授予权,是我校最早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之一;1993年获“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硕士学位授予权,并被评为江西省“十一五”重点学科;2006年获“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本学科面向国家战略、行业需求和学科前沿,研究方向涉及电机系统及其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能变换、高电压与绝缘技术、新能源发电与电能存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等二级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概括如下:

1)电机系统及其控制:主要研究电机及其他电磁与机电装置中的机电能量转换原理,以及机电转换系统设计、制造、运行与控制、集成与优化规律。

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主要研究电力系统和以电力为中心的综合能源系统中电能的产生、存储、变换、输送、分配、控制和利用的理论,以及电力系统和综合能源系统的规划设计、特性分析、运行管理、控制保护等理论和技术,为用户提供安全、优质、经济、环保的电力。

3)电力电子与电能变换:采用电力电子器件和无源元件构成电路对电磁能量形式和参数进行变换和调控,以实现电能高效使用的学科。以功率半导体器件为基础,电磁能变换电路为核心,脉冲调节控制为关键,综合电气、电子和控制技术形成了特有的理论和方法。主要研究电力电子器件设计、制造和测试,电力电子电路拓扑、建模与控制,电力电子系统装置及应用等。

4)高电压与绝缘技术:揭示高电压强电场与绝缘介质相互作用机制,解决高电压与绝缘相互依存矛盾。主要研究放电理论、试验方法、测试技术、绝缘结构、电力系统过电压及其防护以及在交叉学科领域中应用。

5)新能源发电与电能存储:是面向能源转型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解决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安全、经济、高效发电,主要涉及新能源发电与电能存储的原理、控制与测试技术,以及新能源发电与储能在能源电力行业中的应用。主要研究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储能技术与系统、新能源资源、新能源与储能规划及运行、其他新型能源发电的理论及方法。

6)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是电气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与前沿交叉,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新成就持续创新和发展电气工程学科。主要研究电路与电网络理论、电磁场理论及计算方法、物质的电磁特性及其与外部电磁场的相互作用、电磁能量转换的原理与技术、电磁探测的原理与技术、电磁场的多物理场耦合计算与仿真、电磁环境与电磁兼容等。

2. 学科建设情况

本学位授权点建有电力系统动态模拟仿真实验室、微电网实验室、高电压实验室、特种电机与新型电机测试平台等,拥有“南昌大学-智能电网联合工程实验室”江西省研究生工作站、“南昌大学-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研究生工作站,已形成电机、电力系统、电力电子、高电压绝缘等多学科方向协同发展并交叉渗透的发展思路。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累,本学位点在以下几个研究领域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和特色:

1)无刷谐波励磁电机设计理论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本学科一直从事无刷谐波励磁电机的研究,在谐波励磁电机优化设计理论,以及谐波与励磁匹配理论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近年来,本学位点在谐波励磁与混合励磁相结合形成的新型混合励磁电机的设计理论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

2)电力系统优化及控制

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领域,形成了潮流分析与优化方法、电力负荷预测、电能质量动态跟踪及实时检测方法、配电网与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等优势及特色方向,在相关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光伏发电关键部件主动运维技术及其应用”获2020年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配电线路断线故障快速辨识及处置关键技术与应用”获2021 年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3)输变电设备状态评估与智能运检

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领域,形成了电工装备电磁多物理场仿真、计算高电压工程、电气设备状态评估、数字感知与故障诊断、电力视觉与人工智能等优势及特色方向,在输变电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大尺度空气间隙绝缘特性与放电电压预测技术及工程应用”获2019年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特高压复合绝缘子三维扫描与激光清洗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获2024年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3. 研究生基本状况

本学位授权点招生情况良好,2024报考本学位点的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04人,初试达到国家线的32人,实际招收17录取比例为16.35%,且均为第一志愿考生(含推荐免试1人),录取学生在本科期间所学专业均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相对较好目前,本学位现有2022~2024级在读研究生46人,如表1所示,招生人数整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

1 电气工程”学位授权点在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名单(2022~2024级)

2022

2023

2024

学号

姓名

学号

姓名

学号

姓名

406100220001

何涛

406100230001

李雨茜

406100240001

郭嘉盛

406100220002

陈文豪

406100230004

叶子华

406100240002

李桥

406100220003

杨小云

406100230010

彭婷

406100240003

李瑞

406100220004

王佳龙

406100230016

林小龙

406100240004

406100220005

万钊

406100230019

王竞

406100240005

吴思成

406100220006

吴迟绿

406100230020

龚佳伟

406100240006

赵嘉阳

406100220007

连泽

406100230022

406100240007

周佳乐

406100220008

钟俊勋

406100230026

胡江涛

406100240008

瑞阳

406100220009

祝锐

406100230030

张科研

406100240009

龚嘉诚

406100220010

万禧明

406100230039

王志聪

406100240010

胡宇航

406100220011

熊骁跃

406100230044

李俊强

406100240011

黄士军

406100220012

匡龙辉

406100230050

万周涛

406100240012

鲁佩佳

406100220060

潘江超

406100230053

刘琛

406100240013

倪子棠

/

/

406100230056

徐嘉静

406100240014

聂威

/

/

406100230059

夏子琨

406100240015

魏钢亮

/

/

406100230061

彭璇

406100240016

周佳龙

/

/

/

/

406100240017

闵熊军

本学位授权点2024年毕业硕士研究生13人,全部授予工学硕士学位,就业率达100%,全部入职国有企业,如表2所示,其中9人留赣就业4人前往福建、湖北、陕西、黑龙江等外省就业。

2 电气工程”学位授权点2024年毕业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

学号

姓名

就业单位

406100210001

占美

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406100210002

邱斌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406100210003

夏晨旭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406100210004

占建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鹰潭供电分公司

406100210005

卢松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南昌供电分公司

406100210006

李俊轩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南昌市湾里区供电分公司

406100210007

邓福伟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赣州供电分公司

406100210008

刘正棕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佳木斯供电公司

406100210009

梅凌昊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抚州供电分公司

406100210010

陈文睿

江西江投能源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406100210011

李昀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赣州供电分公司

406100210012

王小龙

湖北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06100210013

宋雨

西安西电避雷器有限责任公司

4. 研究生导师状况

本学位授权拥有较好的师资力量,形成了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以及职称结构相对合理的导师队伍。2024年上岗导师21人,如表3所示,其中教授(含校聘教授/特聘研究员)14人、副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4人(王淳、聂晓华、夏永洪、杨晓辉),具有博士学位的占比71.4%45岁以下的占比47.6%,学缘关系来自外校的占比71.4%

近年来,本学位点邱志斌、胡雄、廖才波、黄镇四位导师入选江西省“双千计划”创新领军人才长期(青年)项目,夏永洪教授入选江西省高层次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工程。

3 电气工程”学位授权点2024研究生导师队伍情况

姓名

出生年月

学历

毕业院校/专业

职称

张忠会

1962.10

学士

江西工学院/电力系统

教授

王淳

1963.03

博士

日本国立金泽大学/电力系统

教授

江智军

1963.09

学士

江西工学院/电机

教授

杨胡萍

1964.08

硕士

武汉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教授

汪庆年

1964.11

硕士

江西工学院/电机

教授

聂晓华

1969.02

博士

中国矿业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教授

何俊

1969.10

博士

南昌大学/机械电子工程

教授

夏永洪

1978.07

博士

清华大学/电气工程

教授

杨晓辉

1978.08

博士

南昌大学/机械电子工程

教授

胡雄

1985.01

博士

武汉大学/机械电子工程

校聘教授

于东民

1991.10

博士

英国巴斯大学/电气工程

校聘教授

黄镇

1994.01

博士

英国诺丁汉大学/电气工程

校聘教授

邓永清

1992.07

博士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

特聘研究员

赵钧

1995.02

博士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

特聘研究员

朱自伟

1970.09

硕士

清华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副教授

陈瑛

1973.10

硕士

南昌大学/电机

副教授

刘明萍

1980.09

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理论物理

副教授

廖才波

1989.06

博士

武汉大学/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副教授

王青

1990.04

博士

中国矿业大学/电气工程

副教授

邱志斌

1991.01

博士

武汉大学/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副教授

熊永康

1992.12

博士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副教授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建设情况

2024年,本学位授权点研究生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师德师风修养,围绕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展开,积极落实“四引”育人体系,研究生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1)坚持思想引领,夯实研究生思想政治根基。完善组织架构支委工作规范化,严格标准,规范流程,积极开展党务工作,完成了发展入党积极分子、吸收预备党员等各项任务。研究生支部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科技大会精神作为首要任务,组织研究生党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员对照标准自查整改,学生党员在多方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党支部不断创新学习形式,利用线上平台、开展集中学习研讨、举办主题教育党课等,提高党员参与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党性教育,提升党员思想政治素质,2024118日,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组织了一场以“铭记红色历史,传承革命精神”为主题的党日活动,前往南昌建军雕塑广场与南昌舰参观学习,支部党员积极参与,共同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以各类党员活动为契机,本学位点不断激励研究生党员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锤炼品格意志、提升能力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本学位点将继续从深化理论学习、创新组织生活、强化党风建设、提升服务意识、加强支部建设、推动党建与教学科研竞赛等方面深度融合,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助力研究生发展成才。

2)坚持学术引导,激发研究生学术探究热情。信息工程学院持续开展前湖、“信微课堂”以及学科竞赛中的挑战杯、“互联网+”大赛、研电赛和数学建模竞赛等,持续坚持学术引导,激发学生的学术研究热情。2024年,学院开展了9前湖系列活动,其中由校内外专家分享的导师讲坛5期,由学院优秀研究生代表分享的“信微课堂”4期,荣获“前湖研讲系列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团学工作先进集体”。同时,本学位点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研究生参加了“华为杯”第二十一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等离子体科技创新竞赛”、江西省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3)坚持导师引路,增强研究生思政育人合力。加强师生沟通,促进导学关系。信息工程学院组织师生参加各类校园文体活动,荣获第三届“风华杯”研究生师生篮球联赛第七名;第十四届研究生师生康乐运动会团体第四名、优秀组织奖;校运会荣获学生团体总分第三名、教工团体总分第五名、体能三项第二名、道德风尚奖。

4)坚持服务引力,提升研究生育人实效。加强对困难学生的关心帮扶,困难补助作为学院服务学生的重要举措之一,在提升学生育人实效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每逢节假日学院都会积极落实相关精神要求,为贫困生带去温暖。

学院高度重视研究生就业工作,千方百计落实“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的思想,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就业指导,及时发布需求信息,多途径访企拓岗,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双向选择”绿色平台。20241014日,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校园招聘首次走进南昌大学站,11家地市供电公司和直属单位到场招聘,现场氛围热烈,共吸引500余位毕业生参加。

学院注重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加强了三四级网格员培训,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节、“研途羽梦”院际羽毛球挑战赛、信工好声音—魅力之声大赛等活动,让学生走出宿舍、走出实验室,锻炼身体、放松心情,以更好的精神状态学习生活。

2. 研究生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学校和学院历来重视本学位点的管理机构设置,不断健全和完善研究生培养和管理机制,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本学位点坚持实行“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的育人方针,保障实现全方位育人,将研究生权益保护工作贯穿研究生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并建立了一系列研究生权益保障制度和规定,全面覆盖研究生的招生入学、课程学习、学术交流、奖助体系、学风建设及就业发展等方面,旨在给研究生提供满意的学习生活环境。

1)管理人员配备齐全。本学位点由学院副院长、系主任、专职与兼职辅导员、研究生导师、研究生会组成了覆盖研究生教研生活的全面管理服务队伍,确保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和运行经费。同时本学位点在专题讲座分享、论文撰写等方面为研究生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在党建工作、心理疏导、日常生活和素质拓展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指引和管理服务,致力于为本学位点研究生提供全面的科研指导和支持,以及保障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2)建立完善的研究生权益保障制度。根据学校研究生奖学金管理实施细则,制定了《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江西省政府奖学金评定细则》(2024修订)、《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三助”工作聘用与考核办法》、《信息工程学院优秀研究生及单项奖学金评定细则》、《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二次、末次评定工作细则》等多个管理服务文件。并设立了多类奖学金,实现本学位点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全覆盖,严格根据研究生成绩排名、学术成果等评分来评选奖学金。同时为研究生提供了助研、助教、辅导员助理等学生工作岗位,以确保在学习、科研和生活中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此外,针对特别贫困的学生,信息工程学院还专门设置了贫困生基金。

3)本学位点研究生满意度高。学院通过开展在校研究生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和网上调查等方式,对本学位点在校硕士生与毕业生开展了研究生学习满意度调查,从总体满意度、课堂教学、学科管理、导师指导、学术研究、硬件设施、图书馆、学校环境、学校制度、管理与服务等方面反馈的数据来看,研究生总体满意率高。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1. 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

本学位授权点为“电气工程”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开设《高等电路分析》、《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现代电力系统分析》等必修课,以及

4 “电气工程”学位授权点主要开设课程清单

序号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

主讲人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1

6125020

高等电路分析

必修课

汪庆年

32

1

1

2

6125024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

必修课

熊永康

32

1

1

3

6126026

现代电力系统分析

必修课

朱自伟

32

1

1

4

6125022

交流电机及其系统分析

选修课

夏永洪

32

1

1

5

6126099

现代交流调速

选修课

黄玉水

32

2

2

6

6126100

电力电子装置仿真

选修课

聂晓华

32

2

2

7

6126101

电力电子新器件

选修课

熊永康

32

2

2

8

6126102

电力市场理论与开发

选修课

胡雄

32

2

2

9

6126104

电力系统数字仿真

选修课

刘爱国

32

2

2

10

6126106

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

选修课

廖才波

32

2

2

11

6126107

电机电子系统计算机控制与仿真

选修课

张景明

32

2

2

12

6126108

电机电磁场理论和数值分析

选修课

陈瑛

32

2

2

13

6126110

配电系统分析

选修课

王淳

32

2

2

14

6126111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选修课

杨晓辉

32

2

2

15

6126112

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选修课

杨莉

32

2

2

16

6126128

新能源发电系统的先进控制技术

选修课

熊永康

32

2

2

17

6126129

特高压输变电技术

选修课

邱志斌

32

2

2

18

6126130

IEC61850标准及其应用

选修课

江智军

32

2

2

19

6126133

电机系统故障诊断

选修课

王青

32

2

2

20

6126134

电力系统自动化

选修课

杨胡萍

32

2

2

21

6126135

能源互联网导论

选修课

朱自伟

32

2

2

覆盖多个二级学科方向的选修课程,课程清单如表4所示,各课程主讲老师均为本学位点或“能源动力”专业学位授权点的导师。

2. 导师选拔培训

根据《关于公布2024年增选研究生指导教师名单的通知》南大学位20243和《关于公布2024年增选研究生指导教师名单的通知》(南大学位〔20248),本学位授权点2024年新增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3名(邓永清、熊永康、赵钧)。

根据《关于开展南昌大学2024年导师培训的通知》(南大函〔202437 ),新晋上岗导师均参加了线上与线下培训,其他部分导师也参加了培训,其中线上培训为“四有导师学院”在线研修项目。根据关于印发南昌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上岗管理办法(2024 年修订)通知(南大学位〔20246),本学位2024年共有21位导师通过了上岗考核。

3. 师德师风建设情况

根据学校党委教师工作部《关于开展2024年上半年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学习教育相关工作的通知》,本学位授权点2024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营造学习、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的良好氛围,集中开展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学习教育相关工作,主要学习内容如下:

1线上观看了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视频;

2)师德规范学习。重点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标准(试行)>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压实师德师风建设主体责任的实施办法》《关于公布教师廉洁执教“十严禁”的通知》等进行了系统学习和深入研讨,进一步明确教师底线,规范职业行为;

3师德师风警示教育。结合党纪学习教育,扎实开展师德师风警示教育,紧密结合教育部公开曝光的全国系列师德师风负面案例,组织了全体教师深刻自我检视,围绕课堂教学、关爱学生、师生关系、学术研究等方面开展师德师风建设讨论活动,引导广大教师认真落实“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要求,坚守底线、不越红线。

根据学校党委教师工作部《关于开展教师国情研修和师德师风学习教育的通知》,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弘扬教育家精神的时代要求,引领教职工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实践,本学位授权点组织开展了国情研修和师德师风学习教育,具体内容如下:

1)本学位点新增导师邓永清特聘研究员参加了南昌大学2024年国情研修暨师德师风建设培训班,前往井冈山市、永新县接受革命教育,学习国情省情。根据2024年教师节系列活动工作安排,本学位点新入职教师开展了师德承诺书签订活动。

2)深入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本学位点组织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3持续开展师德规范学习。师德师风建设是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的永恒课题,本学位点持续开展《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教师〔201816号)《关于公布教师廉洁执教“十严禁”的通知》(南大字〔202435号)等师德规范的学习,同时对照教育部及省教育厅公开曝光的违反师德师风典型案例,扎实开展师德师风警示教育,引导教师以案为鉴,对照查摆自省,牢固树立底线意识,自觉践行良好师德,切实把师德师风学习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4组织观看《大先生——中国教育名家列传》系列纪录片,加强师德师风榜样引领。本学位点组织教师观看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与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联合推出的《大先生——中国教育名家列传》系列纪录片,引导导师队伍感受大先生的教育情怀与精神力量,共同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添砖加瓦。

1 学位点党员教师参加党纪学习教育(万载革命根据地)

2024421~22日,本学位点所在的信息工程学院能源与电气工程系教工党支部组织党员教师赴万载县仙源村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在工农红军革命烈士纪念塔、湘鄂赣革命历史展馆、中共湘鄂赣省委旧址、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红旗》报社旧址等地参观学习,如图1所示,激励教师们牢记党的纪律规矩,传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外化于行,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在工作岗位上努力做出更大业绩。

4. 学术训练与学术交流情况

本学位授权点严格执行《关于印发南昌大学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管理系列文件(2024年修订)的通知》(南大学位〔20244)等相关制度文件,全面落实研究生课程学习、开题报告、中期考核、社会实践、学术活动等各个环节的学术训练要求,具体如下:

1)课程学习。学术学位硕士生课程学分不低于26学分(其中必修课不低于12学分),必修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选修课主要包括本学科的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和1门创新创业课。

2开题报告。硕士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并通过后,方可进入开题报告环节。开题报告应包含:文献综述、论文选题及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工作特色及难点、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等。

20241222日,本学位点组织了2023级硕士研究生开题答辩,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组织成立专家小组进行考核,专家小组成员不少于3名,具体安排如表5所示。

3)中期考核。中期考核原则上安排在第4学期内进行,考核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品质考核和科研能力考核,前者对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学风进行评价,后者对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进行综合评定,包含研究生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参加学术交流情况、专业文献阅读情况、学位论文选题研究进展情况。

5 电气工程”学位授权点2024年硕士研究生开题安排

序号

姓名

题目

专家组

1

李雨茜

基于分布式集群划分的配电网电压控制与优化调度研究

黄玉水、朱自伟、刘明萍、邓永清

2

李俊强

考虑碳交易机制的综合能源系统低碳优化调度研究

3

叶子华

电氢热综合能源系统精细化建模与多时间尺度优化运行方法

杨晓辉、胡雄、宋冠宏

4

刘浩杰

考虑季节性因素和多类共享能源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

5

王志聪

计及电动汽车用户响应意愿的主动配电网和聚合商的双层优化调度

6

徐嘉静

基于模糊三黑洞优化算法的配电网电能质量双层协同优化策略

7

彭婷

电极间隙空间电场信息抽取与绝缘预测研究

江智军、邱志斌、王青

8

万周涛

冰风耦合作用下高原地区输电线路附加防鸟撞装置力学特性仿真研究

9

刘琛

基于电场分布图像数据挖掘的空气间隙绝缘预测研究

10

林小龙

基于VSG的构网型储能逆变器并联控制研究

11

胡江涛

基于虚拟电感矢量的匝间短路情况下开关磁阻电机位置估算方法

12

张科研

基于构网型逆变器控制的区域电网稳定性方法研究

13

王竞一

带独立中线模块的碳化硅基四桥臂逆变器高效快响应控制技术

张忠会、何俊、聂晓华、黄镇

14

龚佳伟

车用高速永磁同步电机涡流损耗抑制方法

15

彭璇

基于改进优化算法的电网惯量在线估计方法研究

16

夏子琨

基于变压器振动信号特征提取与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王淳、杨胡萍、廖才波 、陈瑛

2024629日,本学位点组织了2022级研究生中期考核汇报,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织成立专家小组进行考核,专家小组成员不少于3人,且邀请了校外专家参与。

4)社会实践。硕士生参加社会实践是培养研究生独立工作能力、组织能力和达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对研究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本学位点要求每位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至少参加一项实践,主要的社会实践形式主要包括教学实践和工程实践。教学实践包括讲授本科生的辅导课或习题课;本科生答疑或批改作业;指导本科生实验或生产实习;组织并参与本科生课堂大讨论;参与编写教材及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等。工程实践包括参加校内外课题研究,进行工程设计、工程试验或技术开发和服务等活动;协助企业、科研单位及本学科解决生产、管理及科研中的技术问题等。

5学术活动。硕士生在学制内必须至少参加10次学术活动。听取和作学术报告后须撰写不少于1篇学术总结报告,由导师给出考查结论并记录成绩。学术活动形式包括作学术报告和参加国际性、全国性和省内学术会议或校内外学术报告、讲座、专题研讨会等。

6 代表性学术活动

序号

报告名称

时间

地点

主讲人

1

学术研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2024.1.5

信工楼A620

李克勤教授

湖南大学

2

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大学生学习科研和生活

2024.3.28

研究生院117

刘且根教授

南昌大学

3

“夯基础、重分析、强实践”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建设

2024.6.27

信工楼C616

郝亮亮副教授

北京交通大学

4

研究生新生“开学第一课”

2024.9.4

环材楼B101

刘且根教授

南昌大学

5

物联网与人工智能融合技术

2024.9.23

智华科技楼

许昭林副总经理

捷顺科技

6

海上风电用高温超导静态密封磁通切换发电机研究进展

2024.9.27

信工楼C616

花为教授

东南大学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及工作几点体会

2024.12.11

腾讯会议

柏连发教授

南京理工大学

本学位点鼓励和支持研究生积极、主动地参加校内外本学科或其他相关学科的各种学术活动,组织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开展学术讲座、研讨会或学术交流,支持研究生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以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交叉学科论坛、青音讲坛等为例,研究生参加的代表性学术活动如表6所示。

近年来,本学位点多个导师团队带领研究生积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企事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为研究生培养创造了良好的学术训练机会与充足的经费保障。此外,本学位点组织研究生积极申请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2021~2023级研究生承担了7上述项目,如表7所示。

7 本学位点研究生近三年获批的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

立项

年度

项目

负责人

项目名称

资金(元)

2022

宋雨

基于智能算法的高海拔空气间隙击穿电压预测

5000

2022

邓福伟

考虑有载调压变压器模糊控制的配电网双层规划

5000

2023

钟俊勋

电动汽车充电站布局规划研究

5000

2024

王志聪

基于混合需求响应的电动汽车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研究

5000

2024

夏子琨

基于贝叶斯优化的VMD-BiLSTM光伏功率预测

5000

2024

龚佳伟

车用高速永磁同步电机涡流损耗抑制方法研究

5000

2024

刘琛

空气间隙电场分布图像特征提取与击穿电压预测研究

5000

5. 研究生奖助情况

本学位授权点根据《南昌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办法》(南大字〔202287号)开展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定工作,奖励标准与比例如表8所示。


8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奖励标准及比例 


奖励标准(年/人)

占生比例

特等奖

10000

10%

一等奖

8000

50%

二等奖

4000

40%





据《关于做好2021级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末次评定工作的通知》(南大研工函20245号)、《关于做好2022级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二次评定工作的通知》(南大研工函20246号)、《关于做好2023级研究生学业奖学金首次评定工作的通知》(南大研工函20247号)文件要求,经个人自愿申报,导师推荐,培养单位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委员会评审推荐,并经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领导小组评定,本学位点2023~2024年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推荐名单如9所示。

9 本学位点2023~2024学年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推荐名单

姓名

学号

拟评等级

姓名

学号

拟评等级

邓福伟

406100210007

特等

连泽

406100220007

二等

占美娟

406100210001

一等

万钊

406100220005

二等

邱斌

406100210002

一等

熊骁跃

406100220011

二等

夏晨旭

406100210003

一等

匡龙辉

406100220012

二等

占建建

406100210004

一等

祝锐

406100220009

二等

李俊轩

406100210006

一等

夏子琨

406100230059

特等

梅凌昊

406100210009

一等

刘琛

406100230053

一等

宋雨

406100210013

一等

徐嘉静

406100230056

一等

卢松

406100210005

二等

叶子华

406100230004

一等

刘正棕

406100210008

二等

万周涛

406100230050

一等

陈文睿

406100210010

二等

胡江涛

406100230026

一等

李昀衷

406100210011

二等

林小龙

406100230016

一等

王小龙

406100210012

二等

王竞一

406100230019

一等

万禧明

406100220010

特等

彭婷

406100230010

一等

杨小云

406100220003

一等

龚佳伟

406100230020

二等

潘江超

406100220060

一等

刘浩杰

406100230022

二等

钟俊勋

406100220008

一等

王志聪

406100230039

二等

王佳龙

406100220004

一等

彭璇

406100230061

二等

陈文豪

406100220002

一等

张科研

406100230030

二等

何涛

406100220001

一等

李雨茜

406100230001

二等

吴迟绿

406100220006

一等

李俊强

406100230044

二等

此外,科研能力突出的同学还可参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20000/人)与省政府研究生奖学金(奖励标准:10000/人),根据《关于做好2024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选推荐工作的通知》(南大研工函〔202441号)与《关于做好2023年度省政府研究生奖学金评选推荐工作的通知》(南大研工函〔20248号),经个人自愿申报,导师推荐,培养单位奖学金评审委员会评审推荐,并经校评审领导小组评定,本学位点叶子华同学(学号:406100230004)荣获2024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李俊轩同学(学号:406100210006)荣获2023年度省政府研究生奖学金。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1. 人才培养

根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20241发布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试行版)》,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由原来5个二级学科进一步细化为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工材料与电介质、电机系统及其控制、智能电器与电工装备、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信息技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能变换、新能源发电与电能存储、生物电磁技术等10个二级学科。获本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学术交流能力,同时应具备一定的沟通协调和组织管理能力及团队协作意识。

围绕上述学科调整与学位基本要求,本学位授权点紧跟前沿动态开展课程体系优化,针对目前涉及的二级学科方向,引入了《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新能源发电系统的先进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等前沿课程,确保研究生所学知识与行业最新发展紧密接轨。在课程设置与教学过程中,注重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实践拓展相互结合,学生可依据自身研究方向与职业规划灵活选课。为了提高学生的科研诚信意识、工程伦理素养与学术写作水平,开设了《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工程伦理》、《科技论文写作与专业英语》等课程。

在教学方法方面,鼓励任课老师积极开展项目驱动式教学,将科研项目、企业实际工程案例拆解融入课堂教学,以小组形式让学生参与项目全过程,从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到实施调试,激发学生主动探索与团队协作精神,提升其工程实践能力。

近年来,本学位点硕士研究生深度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

10 本学位点2024年研究生参与发表论文

年级

姓名

论文标题

期刊名称

期刊类型

2021

占美娟

单相并网储能双向变流器线性时间周期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

2021

占建建

考虑碳排放的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

2021

李俊轩

基于X-DR图像与YOLO-MS模型的输电线路耐张线夹压接缺陷检测

南方电网技术

中文核心期刊

2021

邓福伟

基于碳交易-绿色证书联合交易机制的含CHP-CCS-P2G耦合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

太阳能学报

EI源刊

2021

梅凌昊

2021

陈文睿

考虑多能源同台竞价的电力中长期融合交易机制设计与实践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

2021

李昀衷

2021

宋雨

不同大气环境下棒-板长空气间隙操作冲击放电电压智能预测

绝缘材料

中文核心期刊

2022

陈文豪

2022

吴迟绿

基于碳市场与绿证分配制度的源荷低碳经济调度(网络首发)

南方电网技术

中文核心期刊

2022

连泽

计及激励型需求响应的有源配电网可靠性分析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

2022

钟俊勋

2022

钟俊勋

面向短时过载及长期轻载的配变侧储能配置与调度双层优化(网络首发)

中国电力

中文核心期刊

2022

熊骁跃

计及电-碳交易与综合贡献率的多微网合作运行优化策略

电网技术

EI源刊

2022

潘江超

基于状态势博弈的配电网分布式电压调节方法

电力工程技术

中文核心期刊

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企事业单位横向科技项目,在项目中承担关键任务,锻炼科研能力,依托研究成果积极发表学术论文或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为学科科研实力提升贡献力量。2024年,本学位点研究生参与发表论文11(含网络首发),如表10所示,涵盖新能源发电与储能、源网荷储优化调度、电力市场交易机制、电力视觉与人工智能等多个研究热点领域。

此外,本学位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2024年,刘琛、夏子琨、彭婷、李雨茜、林小龙等同学参加“华为杯”第二十一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并获得国赛三等奖;陈文豪、彭婷、刘琛同学完成的“高海拔环境下典型金具间隙放电电压预测软件”参加2024年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办的“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等离子体科技创新竞赛”并获得全国三等奖;刘琛、夏子琨、彭婷同学获得江西省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陈文豪、王佳龙、连泽、钟俊勋、万周涛同学获得江西省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李雨茜、胡江涛、彭璇同学获得江西省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

2024年,本学位点毕业硕士研究生13人,全部授予工学硕士学位,李俊轩同学的毕业论文《基于深度学习的输电线路耐张线夹X-DR图像压接缺陷检测》被评为2024年南昌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并被评为2024届“优秀毕业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达100%且就业质量良好,毕业生广泛就业于国家电网、中国电建、中国电气装备集团等大型央企下属单位或省属能源电力集团等国企单位,主要从事电力系统运行维护、调度控制、工程设计、电气产品开发等技术工作。

2. 教师队伍建设

2024年,本学位授权点大力引进具有博士学位与博士后工作经历的青年高层次人才,持续改善师资队伍年龄结构,成功引进邓永清、赵钧两位特聘研究员加入本学科导师队伍。按照学校导师选拔培训要求,组织了新增选的硕士生导师参加了上岗培训,同时常态化组织所有导师参加教育教学培训与学术交流活动,更新教育理念,掌握先进指导方法,提升导师综合素养,确保对研究生的高质量指导。

在教学能力培养方面,除日常课程教学与学生指导之外,本学位点相关导师也积极参与教学技能竞赛、教学成果项目申报、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2024年,王青副教授参加了第六届江西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并荣获工科组优胜奖;熊永康副教授参与的《“一体两翼、三融四链”人工智能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宋冠宏副教授(校聘)、王青副教授、黄镇教授(校聘)等参与的《价值塑造,能力提升:单片机一流课程“五维一体”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获批为江西省教学成果奖青年培育项目;邱志斌副教授主持完成的南昌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工科背景下基于项目驱动的“电气+”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NCUYJSJG-2021-046),已提交学校研究生院开展结题。

在科研能力提升方面,本学位点为教师提供科研平台和资源支持,鼓励教师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以及各类产学研科技合作项目。2024年,本学位点骨干教师支撑学院获批江西省先进信号处理与智能通信重点实验室、江西省智能系统与人机交互重点实验室,支撑学院获批“智能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

3. 科学研究

2024年,本学位授权点对照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及2023-2027事业发展规划目标,不断加强科研管理体系建设,以科研平台、科研团队为支撑,产学研用合作为先导,构建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双轮驱动模式,营造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提高科研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学位点各个导师团队在项目立项、成果获奖、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有力推进了学院科学研究的高质量发展。

2024年,本学位点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如表11、表12所示;学位点导师团队不断加强与企业的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全年主持横向科技项目到账723.53万元,如表13所示,科研经费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

11 本学位点2024年主持在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立项年份

项目名称

主持人

金额

(万元)

2020

基于深度学习与多模态融合方法的情感识别技术研究

何俊

37

2020

基于三次谐波的新型无刷混合励磁同步发电机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

夏永洪

35

2021

多智能体合作环境下配电网电压调节及其收益分配机制设计

胡雄

36

2021

基于物理-数据融合的复杂结构空气间隙绝缘计算模型研究

邱志斌

36

2022

基于鲁棒阻尼的LCL型并网逆变器谐波抑制方法研究

熊永康

33

2023

复杂运行环境下微网惯量的在线估计与安全域评估方法研究

聂晓华

31

2023

介观尺度下变压器油中颗粒运动模型构建及求解方法研究

廖才波

31

2024

面向小水电的混合励磁水轮发电机能效优化及集群协调控制研究

夏永洪

32

2024

多电平开绕组永磁电机转子涡流损耗分析与主动抑制方法研究

黄镇

32

12 本学位点2024年主持在研的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立项年份

项目名称

主持人

金额

(万元)

2022

新能源机组与可控负荷协同的电压调节及收益共享机制设计

胡雄

20

2022

拉盖尔高斯激光脉冲在锥形等离子体通道中产生伽马射线的研究

刘明萍

10

2022

多分布式电源在微电网系统中的协同控制机理研究

王青

10

2022

四电平双逆变器驱动的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优化模型预测控制研究

黄镇

10

2023

新能源承载能力约束下的“双高”配电系统需求侧响应技术研究

宋冠宏

10

2023

基于多电平逆变器车用电机驱动系统能效优化策略研究

黄镇

10

2024

“双高”配电网中多逆变器系统稳定性提升的抗扰控制方法研究

熊永康

10

13 本学位点2024年主持横向科技项目到账经费情况

项目名称

主持人

合同金额(万元)

2024年到账金额(万元)

1

适应双碳目标发展的储能优化布局研究

朱自伟

100

60

2

服务澳门特区“碳中和”网架能力提升研究

朱自伟

94.5

25

3

双碳形势下电网配电侧储能技术应用研究-外委研究

朱自伟

26.5

7.95

4

配电网故障监测与定位决策装置的研究(技术研发服务)

朱自伟

13.35

13.35

5

电力调度元宇宙(PDMV)与实际电网数据接口开发

朱自伟

6

6

6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变压器检修关键技术研究

廖才波

102

50

7

江苏电试院变压器健康诊断核心模型研究服务

廖才波

76.9

39.21

8

鄂电监理公司2023年半站改造项目及线路典型施工场景实施策略研究技术服务

廖才波

28.2

29.5

9

国网江苏电科院高压GIS微粒陷阱工程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廖才波

11.23

6.232555

10

光伏能源低碳信号基站智慧系统研发

杨晓辉

55.88

33.528

11

户用光伏智能巡检路径导航研究与应用开发

杨晓辉

83.226

23.2904

12

光伏阵列智能调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杨晓辉

49.276

19.7104

13

混凝土抗压试验全自动机械臂系统研发

杨晓辉

100

38.6

杨莉

30.2

30.2

14

支撑电网韧性提升的城市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多智能体协同与互动技术研究及示范

于东民

80

22

15

适应新能源消纳的需求侧灵活资源调节能力精准预测与聚合调节技术研究及验证

于东民

48

15.2

16

城市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智能体技术及其在北外滩示范区的应用路径研究

于东民

18

4

17

计及源荷不确定性的含氢储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研究

于东民

20

2

18

计及碳交易的风氢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运行模型研究

于东民

15.83

1.583

19

计及碳捕集的综合能源系统低碳运行方法研究

于东民

15

1.5

20

支撑电网韧性提升的城市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多智能体协同与互动技术研究及示范

于东民

80

24

21

面向区域能源互联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配置与减碳效益评估技术研究及应用

于东民

80

56

22

基于机器学习的需求响应调研数据库构建与数据治理方法研究

于东民

12.5

7.5

23

大容量新型储能接入对区域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研究

王青

38.0585

19

24

碳化硅直流变换装置功率板及结构设计

王青

44.6

13.38

25

宁夏地区配电自动化系统分析

王青

16

4

胡雄

4

26

分布式光伏/储能协调运行

王青

99

14.85

邱志斌

14.85

27

江西电网变电站涉鸟故障高危鸟种特性及活动规律研究

邱志斌

21.8

13.08

28

典型防鸟撞装置耐候性能测试

邱志斌

33.24

9.972

29

生产项目造价全过程资料智能化识别技术研究

邱志斌

29.8

8.94

30

国网湖南超高压输电公司2022年实验室开放性课题基于图像处理的输电线路弧垂快速测量方法研究

邱志斌

6.17

6.17

31

输电线路杆塔防鸟与覆冰智能诊断模块开发

邱志斌

15

6

32

江西仿真平台环境配置提升技术服务

夏永洪

59.5

17.85

33

永磁同步电机性能优化研究

夏永洪

9

9

34

10kV专线升级改造勘察设计

张忠会

7.8

7.02

35

高安市赣能50MW农光互补地面光伏发电项目

张忠会

37.1722

20.3

36

南昌传化智联公路港有限公司屋顶5999.55kwp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张忠会

14.998875

11.99909

37

赣能高新美晨通讯分布式光伏EPC总承包设计工程

张忠会

11.25

7.875

38

基于电磁-流体-温度耦合仿真的变压器绕组热点温升计算模型开发

邓永清

15

7.5

39

国网鹰潭供电公司城区供电中心2023年科技项目研究测试服务

杨胡萍

7.092

6.87924

40

风光储与数据中心规模优化配置及经济运行模型研究

熊永康

4.9

1.51

41

面向智能制造需求的技术服务

宋冠宏

3

3

近年来,本学位点科研氛围日益浓厚,高质量论文的数量逐年增多。2024年,本学位点在各类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48(含网络首发),其中SCIEI收录论文22篇,如表14所示;学位点导师授权发明专利18项,如表15所示;邱志斌副教授参与完成的“特高压复合绝缘子三维扫描与激光清洗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荣获2024年度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参与起草的团体标准《输电线路通道人为活动安全隐患类别卫星影像识别规范》(T/CES 296-2024)经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发布,并于202494日正式实施。

14 本学位点2024年发表论文情况

序号

作者

论文标题

期刊名称

期刊类型

1

王青

Multiobjective control strategy for switched reluctance machine with online efficiency estimation and improved online instantaneous torque estim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Transportation Electrification

SCI

2

宋冠宏

Advanced discrete control of three-phase grid-connected inverter using improved dead-beat compensator

IEEE Journal of Emerging and Selected Topics in Power Electronics

SCI

3

黄镇

A cost function-free modulated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technique for PMSM by the geometric derivations

IEEE Journal of Emerging and Selected Topics in Power Electronics

SCI

4

邱志斌

Detection of crimping defects in X-DR images of strain clamps based on multi attention mechanism fusion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

SCI

5

邱志斌

Insulation strength prediction of transmission line-tower gaps using interelectrode electric field feature set and ensemble learn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Dielectrics and Electrical Insulation

SCI

6

杨晓辉

Optimisation and analysis of an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with hydrogen supply using solar spectral beam splitting pre-processing

Energy

SCI

7

于东民

Optimization of simultaneous utilization of air and water flow in a hybrid cooling system for thermal management of a lithium-ion battery pack

Renewable Energy

SCI

8

廖才波

Accuracy improvement of thermal distribution analysis of 10 kV dry-type iron-core reactor

Case Studies in Thermal Engineering

SCI

9

杨晓辉

Bi-level optimization of novel distribution network with VPP and flexible load cluster

Energy Reports

SCI

10

邱志斌

Automatic classification of bird species related to power line faults using deep convolution features and ECOC-SVM model

IET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 Distribution

SCI

11

邱志斌

Detection of defects in wind turbine blade based on cascaded adaptive hybrid attention network

IEEE Access

SCI

12

何俊

Enhancing short-term power load forecasting with a TimesNet-Crossformer-LSTM approach

IEEE Access

SCI

13

刘明萍

A new hybrid model based on SCINet and LSTM for short-term power load forecasting

Energies

SCI

14

王青

Motion trajectory based position control scheme for switched reluctance machines(网络首发)

IEEJ Transactions o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SCI

15

张忠会

计及电-碳交易与综合贡献率的多微网合作运行优化策略

电网技术

EI

16

廖才波

基于缺陷文本识别的变压器风险评估及辅助检修决策方法

高电压技术

EI

17

廖才波

基于缺失数据填补的油浸式变压器故障诊断

高电压技术

EI

18

廖才波

干式铁芯电抗器振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高电压技术

EI

19

王青

开关磁阻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研究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20

杨晓辉

基于碳交易-绿色证书联合交易机制的含CHP-CCS-P2G耦合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

太阳能学报

EI

21

廖才波

基于案例相似性分析的变压器缺陷诊断方法(网络首发)

高电压技术

EI

22

廖才波

变压器健康状态实时预警方法及可解释性分析(网络首发)

高电压技术

EI

23

江智军

含新能源和电动汽车充电站并网的主动配电网无功优化模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中文核心

CSCD

24

王淳

面向短时过载及长期轻载的配变侧储能配置与调度双层优化(网络首发)

中国电力

中文核心

CSCD

25

杨晓辉

基于NNC法和DMC算法的CCHP型微电网两阶段调度

中国电力

中文核心

CSCD

26

邱志斌

外置式散热模块对配电变压器热点温升的影响

高压电器

中文核心

CSCD

27

邱志斌

基于红外图像目标检测与偏斜矫正的变压器套管发热缺陷检测方法

南方电网技术

中文核心

CSCD

28

邱志斌

基于X-DR图像与YOLO-MS模型的输电线路耐张线夹压接缺陷检测

南方电网技术

中文核心

CSCD

29

邱志斌

不同大气环境下棒-板长空气间隙操作冲击放电电压智能预测

绝缘材料

中文核心

30

廖才波

基于DGATPE-LightGBM的变压器故障诊断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中文核心

CSCD

扩展版

31

廖才波

基于油中溶解气体特征量筛选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

电力工程技术

中文核心

32

胡雄

基于状态势博弈的配电网分布式电压调节方法

电力工程技术

中文核心

33

杨晓辉

含电动汽车的主动配电网多目标分层优化调度

电力工程技术

中文核心

34

于东民

基于VPP碳流计算的多目标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

智慧电力

中文核心

35

何俊

共情对话研究进展

计算机应用研究

中文核心

CSCD

扩展版

36

邱志斌

基于三阶段级联轻量模型的光伏电池缺陷检测(网络首发)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中文核心

CSCD

37

邱志斌

融合全维动态卷积与聚焦调制网络的输电线路防振锤缺陷检测模型(网络首发)

南方电网技术

中文核心

CSCD

38

杨晓辉

基于区间信息模糊规划模型的新能源微电网分层优化(网络首发)

南方电网技术

中文核心

CSCD

39

杨晓辉

基于碳市场与绿证分配制度的源荷低碳经济调度(网络首发)

南方电网技术

中文核心

CSCD

40

杨胡萍

考虑碳排放的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

41

夏永洪

考虑多能源同台竞价的电力中长期融合交易机制设计与实践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

42

杨晓辉

多冗余模式下综合能源系统两阶段优化配置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

43

王淳

计及激励型需求响应的有源配电网可靠性分析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

44

聂晓华

单相并网储能双向变流器线性时间周期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

45

邱志斌

基于多特征融合的输电通道山火识别方法

湖南电力

/

46

邓永清

XP-70瓷绝缘子串积污特性数值仿真研究

湖南电力

/

47

陈瑛

定子切边对变频空调压缩机电机效率的影响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48

于东民

考虑碳流计算的虚拟电厂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网络首发)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

15 本学位点2024年授权发明专利情况

序号

发明人

专利名称

专利号

1

于东民

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策略的参数多时间尺度预测方法及系统

ZL 202311218374.6

2

于东民

基于职业进阶的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调度方法及装置

ZL 202311824035.2

3

邱志斌

一种基于多网络融合模型的输电线路耐张线夹缺陷检测方法

ZL 202210776591.6

4

邱志斌

一种基于改进CenterNet算法的输电线路耐张线夹缺陷检测方法

ZL 202210869503.7

5

邱志斌

一种基于Mel语图与深度学习的电网涉鸟故障鸟种识别方法

ZL 202110878327.9

6

邱志斌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电网危害鸟种目标检测方法

ZL 202210638361.3

7

邱志斌

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输电线路绝缘子缺陷检测方法

ZL 202311388369.X

8

朱自伟

结合EEMD-LSTM及孤立森林算法的电力电缆接头温度异常预警方法

ZL 202111473398.7

9

朱自伟

一种考虑可调热电比的能量枢纽双层优化方法

ZL 202111465739.6

10

朱自伟

一种基于电化学储能参与含大规模海上风电的调峰优化运行方法

ZL 202111394593.0

11

夏永洪

一种复合绝缘子智能诊断方法

ZL 202110972455.X

12

夏永洪

一种基于三次谐波的混合励磁发电机系统建模方法及装置

ZL 202410954164.1

13

黄镇

一种高频电刀及其驱动装置

ZL 202410437489.2

14

熊永康

一种基于抗扰控制的多逆变器并联功率控制方法及系统

ZL 202410888948.9

15

熊永康

一种基于孤岛节点分析的电网风险优化配置方法及系统

ZL 202410910083.1

16

江智军

一种用于海水淡化能量回收装置中的曳引式组合柱塞阀

ZL 202010395069.4

17

杨晓辉

一种基于扰动观测器的柔性关节机械臂神经网络积分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

ZL 202210548816.2

18

杨晓辉

基于自适应神经网络高阶动态滑模的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ZL 202111455320.2

4. 国际合作交流

本学位授权点鼓励教师与研究生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开展国际学术合作交流。例如,2024年,黄镇副教授与英国诺丁汉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系Marco Rivera教授合作,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IEEE Journal of Emerging and Selected Topics in Power Electronics》上发表学术论文《A cost function-free modulated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technique for PMSM by the geometric derivations》。

五、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1. 学科自我评估进展及问题分析

本学位授权点于2024615日成立了自我评估工作小组,由学院领导、学位点负责人以及专业导师组成,具体分工如表16所示。

16 自我评估工作小组

角色

姓名

职务

职责分工

组长

刘且根

副院长

(主持工作)

负责评估工作的组织领导和重大事项的决策

副组长

杨鼎成

副院长

协助组长,具体负责评估工作的组织实施、内外沟通协调

王淳

学位点负责人

负责组织撰写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总结报告、《参评学位授权点师资队伍基本情况汇总表》

杨晓辉

系主任

整合素材,参与撰写《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自评材料》、《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基本条件对照表》及评估材料润色提升

邱志斌

教研室主任

成员

熊永康

实验室主任

提供素材,及评估材料改进提升

宋冠宏

教师

于东民

教师

黄镇

教师

胡雄

教师

周红缨

行政人员

收集材料、协助工作小组的日常工作

联系人

蒋品

行政人员

汇总材料、对接研究生院

评估工作流程主要包括:制定评估方案,收集整理材料,撰写自我评估报告,举行专家评审会,制定改进方案,完成自评总结报告,自我评估日程安排如表17所示。

17 自我评估日程安排

序号

阶段

起止时间

工作内容

1

前期准备

202461日至615

负责单位和牵头单位确定评估方式,制定本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方案。615日前,填写并提交《研究生培养单位合格评估工作小组名单》和《2024年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日程安排》。

2

材料撰写

2024616日至715

填写《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自评材料》和《参评学位授权点师资队伍基本情况汇总表》),填写《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基本条件对照表》。

3

专家评审

2024716日至1015

1.聘请专家。《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拟聘请专家名单》应在专家评议开展前提交学位办公室审核、备案。

2.沟通协调。评估材料应至少提前一周发送至专家,根据专家意见,补充完善自评材料。

3.专家评议。专家组经过充分讨论,提出诊断式评议意见,并将相关意见和建议填写在《南昌大学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专家组评议意见表》。

4

材料提交

20241015日前完成

提交以下材料:

1)《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总结报告》、《参评学位授权点师资队伍基本情况汇总表》和《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基本条件对照表》纸质版1份及电子版;

2)《南昌大学学位授权点评估指标体系暨评分表》和《南昌大学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专家组评议意见表》原件。

2024928日,本学位授权点在南昌大学信工楼A620举行电气工程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专家评审会,评审专家名单如表18所示,学院参与人员20余人。

18 自我评估评审专家名单

姓名

工作单位

职称

备注

花为

东南大学

教授

组长

陈国柱

浙江大学

教授

成员

曾志刚

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

成员

周小虎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研究员

成员

袁志刚

武汉大学

教授

成员

杨铀

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

成员

章嘉懿

北京交通大学

教授

成员

专家组认真审查了南昌大学电气工程学位点材料,认可了电气工程学位点在过去几年在科学研究、研究生培养、产学研用合作等方面的成果,并形成了如下意见:

1)该学位授权点专业设置符合电气行业的研究与就业需求,研究生培养方案目标明确、内容全面,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批应用型骨干人才。

2)该学位授权点各培养管理制度健全,有规范的研究生全过程培养管理文件,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合理、研究生研究与培养思路清晰,教学科研质量监控评估体系科学、完善、运行有效。学位授权点学位授予标准明确、毕业要求严格。

学位授权点提供了全部抽评要素材料以及数据分析结果,符合国家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要求,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电气工程学位授权点的合格评估。同时提出了以下建议:

1)需要强化推动师资队伍与科研平台建设,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与人才引进力度,提升能源与电气工程系教师国际化比例。

2)需要进一步凝练电气工程学科特色方向,并围绕电气学科发展前景、国家重大需求与江西省区域发展需求开展相关研究与产学研用合作。

3)需要加强南昌大学电气工程学科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提升电气工程学科的国际化与全国影响力,促进高水平论文的撰写与发表。

2. 学位论文抽检、盲审情况及问题分析

根据《南昌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实施细则》(南大学位〔202213号),硕士学位论文按10%15%比例抽取参加校级盲审,硕士研究生每人送审二份。2024年,本学位授权点邱斌、夏晨旭、卢松、刘正棕、梅凌昊、陈文睿、李昀衷、王小龙等8位同学的学位论文被抽取参加校级盲审,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委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位论文质量监测服务平台”进行评审;占美娟、占建建、李俊轩、邓福伟、宋雨等5位同学的学位论文由学院送审。

19 电气工程”学位授权点2024年硕士学位论文盲审情况

学号

姓名

论文题目

评分

是否同意答辩

406100210001

占美娟

改进HBA优化小波变换算法及其在SAPF和行波测距应用研究

61

较大修改后答辩

77

修改后直接答辩

406100210002

邱斌

基于主从博弈的含氢虚拟电厂鲁棒优化调度研究

80

修改后直接答辩

82

修改后直接答辩

406100210003

夏晨旭

基于新颖的时间深度卷积混合模型的超短期工业负荷预测研究

84

修改后直接答辩

82

修改后直接答辩

406100210004

占建建

主动配电网源储双层优化配置方法研究

70

较大修改后答辩

80

修改后直接答辩

406100210005

卢松

平抑风电波动的混合储能容量配置优化与控制

77

修改后直接答辩

57

不同意答辩

85

修改后直接答辩

406100210006

李俊轩

基于深度学习的输电线路耐张线夹X-DR图像压接缺陷检测

80

修改后直接答辩

80

修改后直接答辩

406100210007

邓福伟

考虑网损灵敏度选址及虚拟电厂的配电网多目标优化

68

较大修改后答辩

84

修改后直接答辩

406100210008

刘正棕

基于秃鹰搜索算法的配电网多时段故障恢复研究

77

修改后直接答辩

64

较大修改后答辩

406100210009

梅凌昊

考虑碳-绿证交易的多能储双区冗余综合能源系统配置研究

60

较大修改后答辩

84

修改后直接答辩

406100210010

陈文睿

新能源参与江西电能量市场的交易策略研究

70

较大修改后答辩

69

较大修改后答辩

406100210011

李昀衷

中小型FSC变速抽水蓄能机组控制策略研究

79

修改后直接答辩

72

较大修改后答辩

406100210012

王小龙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与新型自适应变步长电导增量法的局部阴影下光伏系统MPPT研究

72

较大修改后答辩

78

修改后直接答辩

406100210013

宋雨

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长空气间隙放电物理模型研究

84

修改后直接答辩

85

修改后直接答辩

学位论文的总体评价由A(优秀,90100分,同意答辩)、B(良好,7589分,修改后直接答辩)、C(中,6074分,较大修改后答辩)和D(不及格,059分,不同意答辩,至少修改六个月)四档组成。本学位点202413位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盲审情况如表19所示。其中,有1名专家对占松同学的硕士学位论文的意见是否定的(不及格,57分,不同意答辩),根据学校规定,经导师、学位点、学院同意后,由学校增加1名校外评阅人重新进行评阅,专家返回意见为肯定的(良好,85分,修改后直接答辩),视为盲审通过;其他12位同学均一次性通过了学位论文盲审。

从表19可以看出,在27份专家盲审意见中,评价为B档的有17份,评价为C档的有9份,仅有宋雨同学的1份意见推荐为校级优秀论文。盲审意见对于学位论文的规范性、创新性、章节结构、参考文献与国内外研究现状等提出了较多的问题和不足,表明学位论文质量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本学位点要求研究生根据盲审意见对学位论文进行认真修改,最终所有论文均达到了毕业要求并通过了答辩。

六、改进措施

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下一步思路举措。

南昌大学电气工程学科作为学校历史悠久的传统学科之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面对日益激烈的学科竞争与行业发展需求,仍有诸多提升空间。为推动学科迈向更高水平,拟采取以下改进措施与思路举措:

1)师资队伍建设:本学位授权点现有师资力量仍然不够,高层次人才数量偏少,缺乏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科领军人才,青年教师培养体系有待完善。下一步工作应拓展招聘渠道,用好学校人才招聘与引才荐才制度,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大力引进电气工程领域的优秀学者与青年人才,充实师资力量,引领学科发展方向,壮大研究生导师队伍;同时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到国内外一流高校、企业访问进修,参与学术交流或科研项目合作,拓宽学术视野,提升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

2)科研提升策略:本学位授权点虽然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了一些高水平学术论文,但科研方向分散,产学研合作深度不够,缺乏聚焦重大前沿问题与面向江西省区域发展重点需求的持续攻关,标志性科研成果稀缺。下一步工作应组织学科专家、骨干教师深入研讨,结合国家战略导向、行业发展趋势与区域发展需求,聚焦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前沿热点领域,凝练3~5个具有特色与优势的科研主攻方向,整合科研团队资源,集中力量开展系统性研究;同时,建立与电力企业、电气设备制造企业的深度合作机制,共建联合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产学研平台,鼓励教师带领学生深入企业一线,开展技术服务、项目合作,了解行业实际需求,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3)人才培养优化本学位授权点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才,研究生招生与就业质量良好,但培养体系更新滞后,学生培养质量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一定脱节,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不足。下一步工作应根据电气工程行业最新发展动态与技术需求,动态更新课程设置,引入前沿知识、案例教学,确保课程体系的先进性与实用性;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注重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业意识,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学科竞赛与创新创业项目,关注电气工程行业发展需求,主动参与学术交流,积极发表学术成果,提升实践动手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程经验,提高就业竞争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