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承办IoTSC2025第五届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国际学术会议

2025-04-30 18:30:00



2025年4月26日IoTSC2025第五届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国际学术会议在南昌大学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承办,特邀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陶梅霞、香港大学长聘教授刘元玮以及东南大学青年首席教授曾勇等国际知名学者进行专题演讲。

参会人员合照

会议由南昌大学副校长吴丹教授致开幕词。他指出物联网与智慧城市作为当前全球科技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深刻影响着城市的治理、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我们要迎接这一变革,结合科技创新为城市发展与管理提供更智慧的解决方案。希望大家以本次会议为契机进行充分交流、凝聚共识,共同探索智慧城市发展的新路径。

南昌大学副校长吴丹致开幕词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陶梅霞教授率先开讲。她以“联邦边缘学习”为核心,系统阐释了6G时代分布式智能与隐私保护的协同机制,并分享了其在边缘计算架构优化中的最新研究成果。陶教授指出,联邦边缘学习将突破传统中心化算力瓶颈,为6G网络的高效部署提供关键支撑。其团队发表的120余篇期刊论文及多项国际奖项(包括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IEEE马可尼论文奖等),为这一领域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石。

陶梅霞教授介绍联邦边缘学习

随后,IEEE Fellow、香港大学电机及电子工程系长聘教授刘元玮教授接续登场。他以“夹持天线系统(PASS)”为主题,深入剖析了无线通信向拟有线技术演进的核心挑战与创新路径,结合新一代多址接入、智能反射面(RIS)等前沿方向,揭示了PASS技术在提升频谱效率与网络覆盖中的突破性潜力。刘元玮教授曾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并斩获IEEE通信学会青年专家奖等多项国际荣誉。

刘元玮教授介绍PASS无线电技术

紧接着,国家青年千人、东南大学青年首席教授、紫金山实验室双聘教授曾勇教授围绕近年来提出的“信道知识地图”概念进行了深入阐释,系统介绍了其与人工智能融合的基本原理与关键方法,激发了听众对通信与感知融合研究的浓厚兴趣。最后,他结合实际应用案例,直观展示了信道知识地图原型系统的最新研究进展与技术落地成效。曾勇教授相关学术成果荣获IEEE 马可尼奖和赫兹奖,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荣誉。

曾勇教授介绍信道知识地图相关技术

会中,参会的专家学者、老师同学,围绕6G、边缘智能、拟有线通信、信道知识地图等前沿技术,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激发了师生对前沿科研问题的浓厚兴趣与深度思考。

本次学术会议由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杨鼎成教授主持,三场演讲紧扣国家创新发展需求,聚焦信息工程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为研究生搭建了与顶尖学者深度对话的高端平台,有力推动了南昌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学术影响力。

杨鼎成教授主持整场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