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件成果荣获优秀产品奖!学院科研成果亮相高交会!
2023-11-24 11:16:00
11月15日至19日,由商务部、科技部、工信部等国家部委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第25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在深圳正式开幕。本届展会上,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遴选的面向智慧医疗的智能人机交互技术、可见光通信系统2件成果均获“优秀产品奖”。
学院李春泉教授团队开展的“面向智慧医疗的智能人机交互技术及其应用”项目,将人工智能+医学+VR-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研发了医学临床模拟技能训练系统。该系统采用团队自主研发的生物力学软组织建模技术,并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实现了高逼真的视觉场景渲染;并采用自主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力触觉反馈技术和装置,实现了模拟穿刺的突破力、手术切割力等逼真临床操作力触觉手感;同时,将真实手术器械+医模肌体板的虚实结合,逼真有效地模拟医学临床操作手法。该系统可以用于模拟各类医学临床操作技能,有效提升了医学培训效率,降低了培训成本。该产品相关成果授权发明专利21项,部分成果已经获得了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李春泉教授入选江西省VR创新创业优秀团队(团队负责人),并在2022年世界VR大会授牌。该成果已应用于多家省内外高水平医疗机构,并得到了业内外同行、专家和学者的一致好评。
学院吴武飞老师团队的“可见光通信系统”项目中的可见光通信(VLC)技术最大的两个优点分别是高带宽和抗电磁干扰。在发送光源方面,南昌大学江风益院士提出的第三条LED技术路线生产的硅基LED因其具有高频、高带宽响应的特点,特别适合用于可见光通信的发光光源。由于受到当前光接收探测器技术限制,VLC系统成本及通信距离一直是困扰其广泛落地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相比于PD、APD等光电二极管作为光探测器,采用CCD、COMS等传感器的光相机成像通信(Optical camera communication,OCC)在接收距离、范围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为实现OCC的帧同步,我校设计了一个专用的数据帧,在同步方法中,收发是一体的。首先要求光源按照我们的数据帧格式来装载有效数据,同时,将相机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帧自适应地实现通信的同步、错位校正,根据错位偏移时间计算出偏移时间,然后再快速找到调整时间,实现快速的错位矫正,通过图像帧解调出的数据结果来指导偏移时间的设定,实现自适应的调整。
本次高交会信息工程学院两个项目获奖,彰显了我院科研创新方面的硬实力,同时也极大增强了我院不断进行科技创新,鼓励扎根科研的信心。相信信息工程学院在未来会为南昌大学和社会带来更多优质的高新技术与科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