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信息工程学院“红塔”先锋志愿服务特色党支部赴萍乡开展“踏寻抗战故道,赓续红色薪火”主题党日活动,在活动中重温党的光辉历史,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激发党员不畏艰难、团结向前的爱国精神。
株萍铁路作为我国江南最早的跨省铁路,也是萍乡近代工业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这条铁路历经百年沧桑,浸透着厚重的文化底蕴,闪耀着灿烂的红色之光。在株萍铁路红色文化展示馆,师生们跟随讲解员的脚步,沿着铁路线追溯红色交通线的历史,从“一盏马灯”“一封家书”等细节中感悟革命年代的艰苦卓绝与信仰坚守。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来到安源唤起了路矿工人,演绎了长达10年的安源工运英雄史诗……”
在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伴随着讲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岁月仿佛再现眼前,透过一件件史料回望革命历程,师生们被工人阶级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精神深深打动,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激情与斗争的年代。参观的最后,全体师生党员重温了入党誓词,一句句庄严响亮的宣誓声扣人心弦,彷佛让大家重回那令人激动的入党时刻,时时刻刻警醒着每一个人:莫忘曾经许下的铮铮誓言。在这里,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师生们在缅怀先烈、继承革命精神的同时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宁。
在卢德铭烈士陵园,全体党员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瞻仰烈士墓,缅怀革命先烈,举行了敬献花篮仪式。全体党员庄严肃立致哀。学生代表通过诵读诗歌《英雄》,在激昂诗句中回顾革命先烈事迹。最后全体师生庄严宣誓,深刻感悟先辈们的奋斗历程与崇高精神,体会老一辈革命家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做出的巨大牺牲和不懈努力。
来到庄严肃穆的秋收起义广场,大家怀着崇敬之情瞻仰了秋收起义纪念碑,同时肃立默哀。默哀毕,全体成员走进秋收起义文化陈列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纪念馆展厅,通过珍贵的历史文物、文献资料及图文展陈,系统回顾秋收起义的历史背景、斗争历程,深切感悟革命先辈不畏艰险、英勇奋斗的精神品格。从卢德铭、王耀南等先烈的英勇事迹到“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的转折实践,师生们深刻体悟到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与无畏精神,进一步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的决心。
此次党日活动是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和党性锤炼,通过追寻红色足迹、聆听先锋故事,全体成员经历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大家纷纷表示,未来将继续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将传承红色基因,转化为教育学习的动力,在新时代的岗位上以青年的昂扬姿态勇担使命,为实现国家富强、增进人民幸福持续贡献青春力量,让踏寻抗战故道的足迹化作赓续红色薪火的动力,在新时代征程上书写青春担当的新篇章。
吴天涯同志(人工智能系教工党支部):七七事变 88 周年之际,我参与信息工程学院 “踏寻抗战故道,赓续红色薪火” 主题党日活动,意义重大。江西萍乡作为秋收起义策源地与主要爆发地,孕育的 “义无反顾、团结奋斗、勇于开拓、敢为人先” 安源精神,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此次与 “红塔” 先锋志愿服务特色党支部青年学子同行,共同接受党性教育:历史昭示我们,今日幸福来之不易。作为青年教师党员,当牢记初心使命,在立德树人中传承红色基因,引领青年学子赓续红色薪火,为培养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刘永发同志(“红塔”先锋志愿服务特色党支部副书记):在秋收起义烈士陵园,我们肃立缅怀英魂忠骨;在株萍铁路旧址,我们侧耳聆听历史深沉回响;在秋收起义广场,我们驻足追忆往昔峥嵘岁月;在革命历史陈列馆,我们静心思悟信仰之源......作为党员代表,我有幸为革命烈士献上鲜花。作为新时代青年,吾辈更应当永铭历史,承继先烈遗志,以勤学笃行报效家国,薪火相传,不负时代重托。
黄颖慧同志(电子信息工程232班):躬身于信息工程学院“踏寻抗战故道,赓续红色薪火”主题党日活动,我们信念愈坚。 于秋收起义烈士陵园缅怀英魂,在株萍铁路馆聆听历史足音,于秋收起义广场追忆烽火,在陈列馆感悟初心,访盛公祠寻迹工运,至安源馆明志笃行。我们深切感悟“义无反顾、团结奋斗、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安源精神。吾辈青年当铭记历史,承先烈之志,以勤学报国践行薪火传承,不负时代使命。
值班编辑 | 苏俊亚
责任编辑 | 吴煜倢 孔文武 苏俊亚
审核审阅 | 黄长才 谢凡 马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