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院本科教育教学成效显著

2024-12-31 15:20:00



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院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2024年,学院在党建引领、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教师教学能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1、坚持党建引领,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学院组织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论教育》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理论学习”、举办“筑梦启航二十大,扬帆青春建新功”主题党日活动,引导党员、团员不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论、方针和政策。

主题党日活动



“筑梦启航二十大,扬帆青春建新功”合唱比赛决赛


在学校“奋进新征程 颂歌献祖国”合唱比赛中,我院献歌《祖国不会忘记》取得历史最好成绩,荣获校级二等奖;“红塔”先锋志愿服务站先后获评南昌大学青年文明号和先进基层党支部;万梓若同学获得南昌大学“最美大学生”称号;高颂扬同学获2024年宝钢优秀学生奖特等奖;人工智能教研室荣获“南昌大学2024年度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称号;《石化智感--北斗光视融合人员定位系统》项目获得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2024年度“揭榜挂帅”专项赛国家级三等奖、《医目了然——AI病理诊断学习引领者》项目获得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一带一路”国际邀请赛国家级铜奖;学院在第三十二届校运会中荣获第三名、勇夺第33届校运会足球联赛冠军,“前湖杯”篮球赛和足球赛均获得全校第二,田径跳高项目打破校运会记录;2024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75.38%,比去年提高了0.43%。(补充2024届学生保研考研情况!)

“红塔”先锋志愿服务特色党支部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补充南昌大学青年文明号文件)

2、完善质保体系,保障教育教学质量

学院全面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质保理念,以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评建工作为契机,对标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和工作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三位一体的质量保障体系,并将其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形成“标准落实-监督检查-达成评价-持续改进”闭环体系,切实保障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学校质量标准,制(修)定了学院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标准、质量管理、质量评价等相关文件60余份,教师获授课质量优秀(提名)奖20人。


院领导深入课堂听课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研讨会


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系列文件授课质量优秀奖证书

3、坚持面向未来,加强本科专业建设

学院现有5个本科专业,其中4个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通过了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面向未来、学生中心、对标建设和持续改进为原则,以智能+交叉融合赋能学院各专业,高质量完成了5个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学院与国际交流学院合作,开设了人工智能留学生班,首次招生29人。与经济与管理学院合作申报“经济统计与人工智能”双学士学位项目;与法学院合作申报“知识产权+人工智能”双学士学位项目;与新闻与传播学院合作申报“智能传播”双学士学位项目。智能物联与微观加工产业学院获批为江西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典型培育建设单位,被教育部现代产业学院秘书处、江西省教育厅作为典型案例推广。作为理事单位加入了“新型电力电子暨新能源技术教学联盟筹备会”、作为成员单位加入了教育部电子信息类专业群虚拟教研室。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评审会教育部电子信息类专业群虚拟教研室高校

手拉手优质资源共享对接活动正式启动

4、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持续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举办“教学研讨会”,分享教学经验和创新成果,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励教师投身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提升教师教学能力。2024年申报国家一流本科课程3门,获批校级校企合作一流本科课程2门;获批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集成电路类专业课程及教材研究与建设课题立项1项、江西省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项,“AI 赋能下的信号与系统教学创新: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式学习实践”入围“新质·引领·赋能”首届数字教育示范案例;出版教材3部,获批南昌大学本科教材建设立项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3项。学院组织教师参加教学竞赛近10人,荣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奖教师(团队)三等奖1项,荣获江西省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荣获实验案例竞赛国家级三等奖和赛区一等奖各1项,赛区二等奖1项,赛区三等奖2项;荣获首届全国电子信息类专业高校教师智慧教学案例竞赛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荣获2024年度南昌大学教书育人卓越教师奖1人;荣获2024年度“教学标兵提名奖”2人;此外,王卫平、洪晟两位企业专家获批江西省高校产业教授;李春泉教授和杨鼎成教授申报的教学成果入选2024年江西省教学成果奖青年培育项目拟立项名单,杨鼎成教授荣获2024年度宝钢教育奖-宝钢优秀教师奖。

教师教学竞赛获奖证书

5、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卓越创新人才

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提升实践教学条件;依托5个校级竞赛基地,积极开展学科竞赛;加强科研与教学的互动,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创新创业项目,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各类学科竞赛活动中屡获佳绩。2024年,投入310多万元对实验设备更新改造,签订共建实习实践基地6个;承办了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电子设计专题赛、蓝桥杯电子类竞赛、大唐杯省赛、华为ict大赛省赛初赛,以及第三届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江西省省赛。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93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28项;组织申报科研训练项目和双创项目133项。指导学生发表学术论文29篇,其中SCI论文26篇;申请发明专利6项,其中授权3项;李春泉教授的教育教学理念被人民网报道。



学院与上海电气集团、江西力源海纳共建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

华为ICT大赛颁奖典礼智能车竞赛参赛队员合影

李春泉教授的教育教学理念被人民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