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杜桃园副教授应邀做客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交叉学科论坛

2024-10-15 18:30:00



10月10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杜桃园副教授应邀做客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交叉学科论坛,为师生做学术报告,报告由学院青年教师胡建功博士主持。



超快光谱中的高次谐波产生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在基础物理方面,可揭示原子分子内电子动力学,探索强场物理现象及物质超快响应相变。化学领域能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表征分子结构。材料科学中可探测电子结构及分析表面界面特性。它推动阿秒科学发展,也有望在生物医学领域用于研究生物大分子及生理过程等,为多学科开辟新前沿。

杜桃园副教授以《准粒子超快动力学探针》为题,从“超快光谱的理论及其中高次谐波产生”“飞秒强激光与固体相互作用产生的高次谐波”“固体谐波作为高时空分辨的准粒子超快探测工具”“固体谐波超快探测中的量子轨道干涉效应、量子退相干效应”等方面做报告,深入阐释了超快光谱的研究成果以及固体谐波在高时空分辨的准粒子超快探测中的退相干效应,分析了固体谐波在超快动力学中的干涉效应及应用等,介绍了自身及团队研究小组近三年在固体谐波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的一些进展。

报告人简介:

杜桃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飞秒强激光与原子、分子和固体相互作用的研究,包括高次谐波辐射等阿秒物理现象、载流子倍增及其光电转换中的应用。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开放基金、中国地质大学青年优秀人才计划等科研项目。以第一作者或唯一通讯在Phys. Rev. A/B, Opt. Lett., Opt. Express等国际光学主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其中Phys. Rev. A/B 12篇; 总被引410余次,H指数11。担任国家及北京市基金委通讯评审专家,是Applied Optics、JOSAB,Optics Express等多个国际期刊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