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教融合育英才—学院在第十六届蓝桥杯 全国总决赛中再创佳绩

2025-07-21 12:30:19




近日,第十六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广州落幕,吸引了来自全国2000余所高校和海外10余所高校的选手同台竞技。我院学子在单片机、嵌入式等六大前沿技术赛道中表现卓越,最终斩获全国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4项的优异成绩。

该赛事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的全国性专业信息技术竞赛,位列教育部高校竞赛榜单之中。通过本次比赛,展现了信息工程学院学子们良好的算法素养和扎实的编程基础,以及坚实的专业技能。也充分彰显了学院在工程实践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显著成效。




1、构建“赛教融合“育人体系 培育新工科创新人才

学院始终秉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教育理念,将学科竞赛深度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电工电子创新创业、竞赛基地通过构建“三级竞赛培育机制”,系统化开展赛事宣传、专题培训、经验交流等特色活动,本年度组织近320名本科生、研究生参与省赛角逐,54人斩获省级一等奖(获奖率超省平均10%水平),其中45人晋级国赛,27人获得国家奖。这一成绩的取得,正是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融合的生动实践;同时也反映了我院范静辉、陈荣伶、陈利民等教师团队,在单片机、嵌入式相关竞赛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2、打造高水平竞赛平台 辐射区域人才培养

作为江西省电子类学科竞赛的重要基地,我院于今年4月成功承办蓝桥杯电子赛江西赛区赛事(南昌大学赛点)。该赛点汇聚本校及周边高校近千名选手,依托计算中心先进的实验设备与规范的赛事组织,为区域高校学子提供了高水平的竞技交流平台。此项工作不仅展现了我校在电子信息领域的区域引领作用,更通过竞赛资源共享有效促进了校际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

3、聚焦国家战略需求 强化工程创新能力培养

蓝桥杯大赛设置的单片机、嵌入式、5G等竞赛科目,精准对接国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布局需求。学院近年来重点建设的“电子信息创新实践平台”,通过将竞赛项目转化为教学案例,将赛场技术反哺课堂教学,形成了“项目驱动-竞赛检验-产业对接”的闭环培养模式。此次全国一等奖在嵌入式等关键技术领域的取得,印证了学院在培养面向产业需求的创新型工程人才方面取得的实质性进展。

学院将持续优化学科竞赛生态体系,以国家级竞赛为牵引,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工程师奠定坚实基础,为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电赛基地竞赛培训与交流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翻转课堂教学

第十六届蓝桥杯电子赛省赛赛场(南昌大学赛点)

第十六届蓝桥杯电子赛省赛赛场(南昌大学赛点)

值班编辑 | 孔文武

责任编辑 | 吴煜倢 孔文武 苏俊亚

审核审阅 | 黄长才  谢凡   马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