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EN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介绍


发布日期:2020-09-27 浏览数:

通信工程专业介绍

通信工程专业落实立德树人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构建了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拓展课程、方向课程和创新课程”组成的分层次分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以省内最优秀的师资队伍和教学团队,形成了多模态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毕业生在当今最具有活力的ICT产业中从事研发、设计、制造、运营等方面工作的提升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本专业是教育部第三批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业部分、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中兴通讯合作)、省级高等教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等。在2015年江西省专业综合试点评价中排名全省第一,2018年入选江西省一流专业和优势专业,2019年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一、培养目标

面向国家及江西省信息与通信技术战略型产业发展需要,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勇担社会责任、健全人格养成、宽厚基础知识、扎实的数理、工程基础知识,能够在信息通信领域,尤其是无线通信和移动终端方向从事软、硬件系统开发、测试维护、通信网络建设、运营、管理与优化的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毕业5年后在社会与专业领域预期达到以下具体目标:

1)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伦理道德,具有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安全与环保意识,能积极服务国家与社会;

2)能够以工程技术人员或管理员身份在多学科交叉的工程项目设计/开发/实施等项目团队中进行交流、沟通与合作;

3)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渠道,自我更新知识和提升,持续适应不断变化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4)能够综合运用数理知识、通信工程专业知识与工程技能发现、研究与解决信息与通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并应对快速迭代的技术发展与挑战;

5)能够综合考虑社会、环境、安全、法律和经济等多约束条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优化工程项目部分或全过程的决策和管理;

二、毕业要求

为保证培养目标的达成,专业制订了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 12 条毕业要求和34 毕业要求观测点。本专业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和处理非技术因素问题能力。

毕业要求1. 工程知识:能够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并且应用于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1-1掌握表述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内的具体工程问题的基本数学知识;

1-2掌握基本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知识,并能够应用于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内的具体工程问题的建模和求解;

1-3 能够将相关专业知识以及数学模型方法应用于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分析;

1-4 能够将相关专业知识和数学模型应用于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比较与综合;

毕业要求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和表达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并通过文献研究进行分析,以获得有效结论。

2-1 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对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内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进行识别、判断与表达;

2-2 能够基于相关科学原理与数学模型方法正确表达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内复杂工程问题;

2-3 针对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能够认识到存在多种解决方案,并能够利用文献研究寻求可替代的解决方案;

2-4 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借助文献研究,分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设计解决方案,设计与开发满足指定需求的通信系统、模块或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且在设计中能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

3-1 掌握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工程设计与产品开发中的基本设计/开发方法与技术,了解影响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的各种因素;

3-2 能够针对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设计满足特定指标要求的通信单元或部件;

3-3 能够在多技术约束的条件下,设计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系统,并体现创新意识;

3-4 能够在系统设计过程中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制约因素,评价设计方案的现实可行性;

毕业要求4. 研究:具有研究意识,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研究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通过文献研究或相关科学方法,调研和分析通信工程其相关领域内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4-2 能够根据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中复杂工程问题的特征,选择研究路线,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4-3 能够根据实验方案,搭建实验系统,按照实验步骤安全开展实验,正确地采集实验数据;

4-4 能够采用统计、比较或归纳等科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解释,并综合得出合理有效的结论;

毕业要求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 能够使用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常用的现代仪器、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以及计算机软件仿真工具,掌握其使用原理与方法,理解其局限性;

5-2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的软、硬件工具和信息资源对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计算与设计;

5-3 针对具体的工程对象,能够选用或开发现代工具,用于预测与模拟复杂工程问题,并能分析其局限性;

毕业要求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通信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 具有工程实习和社会实践的经历,熟悉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发展规划、产业政策与法律法规,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工程活动的影响;

6-2 通过专业工程实践,能够客观评价工程实践和通信系统设计等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毕业要求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了解国家信息产业发展的宏观政策,能够理解和评价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及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 理解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意义,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7-2 正确理解和评价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实施的可持续性,评价产品周期中可能对环境保护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损害及隐患;

毕业要求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 能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中国国情,具有社会责任感;

8-2 能够在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诚实公正、诚信守则的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理解工程师对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以及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能够在工程实践中自觉履行责任;

毕业要求9. 个人和团队:具有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或负责人的角色。

9-1具有团队合作的意识,能与不同学科背景的团队成员有效沟通、开展合作;

9-2 具有在团队中独立或合作开展工作的意愿和能力,以团队成员或负责人的角色,能够组织、协调与指挥团队开展工作

毕业要求10. 沟通: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交流能力,能够就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10-1 能够就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的专业问题,通过口头、书面、图表、图纸等方式归纳和陈述自己的观点,回应质疑,理解与社会公众与业界同行交流的差异性;

10-2 了解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国内外技术现状,理解与尊重世界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性与多样性;

10-3 具有较强的外语书面表达和口头交流能力,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毕业要求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1 了解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的基本知识,了解工程及产品全周期、全流程的成本构成,理解其中涉及的工程管理问题,并掌握相应的经济决策方法;

11-2能够在多学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运用工程管理和经济决策方法;

毕业要求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1 能够认识到不断探索和学习的必要性,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了解拓展知识和能力的途径;

12-2 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理解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归纳总结,针对个人或职业发展的需求,具有自我完善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三、专业主要课程

分层次分方向的专业课程体系:

基础课程包括学科导论课、数学、物理、电路分析、低频电子线路、数字逻辑电路、应用程序类等课程与实验。

学科基础课程包括信号与系统、通信电子线路、微机原理、电子线路设计与测试、电磁场、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自动控制原理、DSP应用技术等。

拓展课程包括现代交换原理、信息类与编码、传感器与测量技术、虚拟仪器、数字图像处理,以及专业课程设计等。

方向课程包括无线通信、射频与微波技术、计算机通信网、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系统仿真、移动终端应用软件开发、数字电视与图像通信、嵌入式系统等。

创新课程主要针对大学生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电子设计、竞赛(必须完成的创新学分)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

、适应的工作部门和项目

1)通信、广播、电视及其它应用通信技术的行业;

2)党政机关、工商、税务、银行、保险、交通运输、医疗等部门从事机要通信、计算机信息处理和办公自动化工作;

3 通信、电子、计算机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4 公司和科研部门从事通信产品的开发、设计与制造工作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2018.pdf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2014(1).pdf
上一篇:信息工程学院举行2021届获贷毕... 下一篇:南昌大学第二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分...